美國大學教育與南加州的香蕉

http://www.whobirdyou.com/whobirdyou/viewdoc.asp?id=520

這篇文章是我無心上網查的,一點開就是怵目驚心地落落長,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回應一大堆,想必是很有激發的文章吧!!結果還真被我猜中了~以下講講我有感觸的地方。

這篇文章的作者大學意外去北美的大學念書,再經歷過各式各樣的所見所聞後,有了許多的想法與見解,並將之發表在網站文章上,引起大批的回應。

 

「雖然大家都還沒開始上課,但不管是讀工科、理科還是文科,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一番見解與彼此切磋。」

 

這是作者剛來到學校時與其它國家的人聊天,發現這些學生在選系時都是根據自己的喜愛與熱忱去做選擇,且因為有興趣,所以早再上課前就有一番研究與探索。不僅如此,對於不同的領域也很有興趣去切磋討論交流。

這段話引起我的共鳴,當初會加博雅就是認同它的這項觀念,不止擇所愛去研讀,對於自己所不了解的領域也有探索的心。像我個人也是覺得大學是可以自由學習,每個人都可以在專業領域好好享受,而不同科系的人還可以互相切磋~所以這也是我喜歡跟不同於自己科系的學生當室友的原因。

 

「我發現的第一個現象:不管學校是好是壞,所使用教材都是差不多的。有些人可能會說:「但是教授教學方法不一樣,效果也會有差。」這是我發現的第二個現象:我原本以為好學生都會乖乖去講堂上課;但後來觀察了一陣子我發現,除非教授點名,否則排名越好的科系曠課率反而越高。更有趣的是:這些學生不一定會去聽教授講課,但是若是那天想到什麼,則會在教授和助教的辦公時間跑去跟他們辯論、討教。以上跟第三個現象也是息息相關:越有成就的教授思考方式越古怪,而且很不會拿捏教學的步調,一般來說也比較沒有耐性。而越好的大學通常都喜歡聘請有學術聲望的教授,而這些教授說真的不太會教書。」

 

這句話有點讓我吃驚,其實在我的想像裡,名校裡的場景不外乎就是上課一堆人都在認真聽課,然後踴躍發言再來一場辯論就差不多了。沒想到也會有曠課的情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學生曠課不是為了打麻將、睡覺、前一晚的狂歡宿醉等這些原因,他們是去發展自己思考上的問題與實踐,這些活動比起來富有意義,是真的讓人覺得活在當下(不隨意浪費自己的時間)。這也給我一個新觀念,其實很多時候我上課時都有很多的疑問,但我都過於怯弱而不敢在課堂上發問,因為我過於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等到下課後我也老早把這些疑問拋到九霄雲外,原因很簡單也很可悲:跟考試沒有關系。現在想想自己錯失了好多的珍貴機會。其實東海大學的學習資源頗多,學風算自由,真的是不應該入寶山而空手回。

「這讓我想起我大一離散教授對在座同學講的一番話:『真正的好學生,不應該執著於技術,而要懂得如何思考、發現然後創造。若你進來只是為了要當一位好工程師、好職員,那你其實隨便去一家馬馬虎虎的大學就可以了,甚至根本不必上大學,因為我們所有的教科書都可在書店買到、講義也都可以免費從網路上下載。你們今天能夠坐在這裡,代表了一件事:你們都是世界上最絕頂聰明的一群人;而今天你的父母願意每年花這筆錢讓你來這邊,並不是希望你們學習方法,而是要培養你們的思考能力來察覺其他人漠視的現象,然後發展、創造相對的方法來讓其他人使用。』」

有時候我也覺得盡信書不如無書,很多時候我們自己都被自己給侷限了!在這裡大部分衡量課業的成就就是成績,儘管我已經大學了,還是會有人問我學校課業怎麼樣?背後其實要談的就成績,但實際上比起成績,我更想談的是我在大學生活上的經歷與成長,以及更多最新的想法與心得。而談這些的時候,我也會希望對方給我更不一樣的回饋與衝擊,而不只是敷衍性的認同,或是陷入為反對的反對。大學要學的就是一種思考方式,一種態度,一種將想法付諸行動的實踐力,如果純粹只是讀書(或是背書),直接買好書回家自行讀即可。根本不必再大費周章地跑來學校聽課,再家裡用網路聽還舒服些。

 

另外作者也提到些留美華人的現象,個人覺得很有趣。

「幾天後,我碰到了一些在加州大學就讀的同學。不知是否是因為高中交友圈的關係,我碰到的同學,雖然來到這邊已經七八年了(而我不過兩三年),他們的文法卻錯得一蹋糊塗,連講的英語都還很生硬。而我更不了解的是這些人在台灣的行為:他們明明英語很破,但是在台灣的時候,卻又故意在大庭廣眾之下講英語去引起台灣人的注意,這實在是一種很無聊的舉動。最有趣的是,他們似乎認為自己在美國呆久了,已經與台灣當地人屬於兩個世界的人。有時,他們甚至會刻意去迴避與台灣人來往來顯示自己高人一等的心態。」

這種現象相當普遍,其實我滿想去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作用是甚麼。

 

「我已經非常厭煩在美東方人從「祖國」帶來的那種近乎自虐的封閉思維。他們認為自己能到美國來念書,就代表自己思想上比一般人開放,但事實卻不然。每次到了華人的社交場合,常常可以看到一堆因為跟大家不熟而尷尬地躲在角落的人。而那些自以為是老大的人們呢?他們不但沒有扮演好學長學姊的角色去迎接新來的同學,反而是自己跟在社社員聊起來,完全無視其他人的存在。這些社團美其名「台灣學生會」、「亞洲學生會」,實際上哪有什麼「學生會」?這些社團演變到最後就是一個個封閉的交友圈,由這些自以為是的社員去剔除那些與自己合不來的同學。而很好玩的是,這些社員在這些社團內可以作威作福,但是一旦走出了這個交友圈,看到了其他人,他們就只能跑掉角落去搞自己的小團體。這些華人社團的作風不像是在搞社團,而比較像是在搞文化自虐。」

我很不喜歡這種文化,就是因為這種群體的力量,或是小團體,打擊那些與眾不同的人,使別人不敢不同,最後大家看起來都一個樣,整個感覺無趣沉悶,在整體上也永遠無法進步!

 

總之這篇文章我個人非常推薦,雖然作者的用詞比較強烈,但其實也很犀利的指出一些盲點,值得好好深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rld992cla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