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學校教育

新加坡的義務教育是十年,而計畫進入大學的學生則需唸十三年。以英語授課,學年是從七月到四月。 

小學和中學

小學及中學教育為期十年,是強制性的。 10 年級學生在期末需參加 GCE O-level  GCE N-level 升學 考試。完成中學教育的學生可以進入專校繼續大學預科教育  到理工學院 就讀 證書或文憑課程  或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在新加坡的教育體制,大學預科教育為期三年。這三年 是在為 學生的 GCE A-level 考試做準備。 

學士學位

在完成 GCE A-level 考試後 ,學生通常會在新加坡的一所公立或私立大學攻讀學士學位。依科系不同,三到五年後可獲得學士學位。工程  牙科  法律 、營   房地產  音樂與建築的學士學位需要四年,而醫學則需要五年。入讀學士學位的英語要求是雅思最低 6.0 或相等程度。 

碩士學位

在新加坡完成一至三年的研究所學習後,可取得碩士學位。希望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生,最低學歷要求是學士學位或同等學歷,而英語要求標準是雅思 6.5 或相等程度。完成碩士學位後,至少再兩年的研究,則可取得博士學位。

引自:http://www.ef.com.tw/upa/student-life/education-system-singapore/
 

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既需要有明確堅定的指導思想,又要有科學、可操作的實施方法進行因勢利導。新加坡在其長期的精神文明建設中,總結出一套成功的辦法。其中,從教育體制入手,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就是其方略之一。 

  雙語政策--教育體制的載體

       所謂雙語政策,是指新加坡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學習英語和自己的母語。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建國之初相當一部分人出生於新加坡本土之外,存在著較爲普遍的移民心態。面對這一現實,新加坡第一任總理李光耀指出:整個社會及教育體制應該致力於培養人們的團結友愛、共同創業的精神。爲此,新加坡政府決定賦予教育以特殊的使命,創建一個使各民族都有認同感的社會。而要使各民族都能産生認同感,就必須具有共同的思想觀念和價值體系。爲使學校能夠傳授完整、統一、共同的價值觀和道德準則,新加坡政府堅持執行雙語政策。新加坡政府實行雙語教育制度的主要措施有:(1)在一些學校開設語文特選課程。(2)出版各種華文補充讀物,以幫助小學生閱讀華文;(3)強制學生學習母語,即規定第二語文作爲學生升級和申請進入大學時必考和必須及格的科目。  

 新儒學的倡導--教育文化的精髓

       新加坡是以華人爲主的一個東方國家。當代新儒家對儒家思想的解釋對新加坡領導人産生了重大的影響。李光耀認爲: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忠、孝、仁、愛、禮、義、廉、恥”八字或叫“八德”。新加坡領導人和學者結合新加坡的情況,對“八德”作出了非常現代化的解釋,賦予了特別的涵義。“忠”,就是熱愛和效忠國家。“孝”,就是要孝順長輩,尊老敬賢。“仁愛”,就是要富有同情心,要關心他人。“禮義”,禮就是禮貌,義就是信義。新加坡人民認爲新加坡應該成爲一個人人講禮貌、守信義的“禮儀之邦”和富而好禮的社會。在對“義”的解釋中包含了政府與人民之間的相互信任,各民族人民之間的相互信任以及社會每一個人之間的信任關係。“廉”,即爲官的一種德行,它分爲積極和消極的兩層含義,廉潔的政府才能始終取得人民的認同和信任。“恥”,即羞恥之心。新加坡領導人和許多學者認爲,隨著工業化、現代化的完成,社會日趨繁榮和進步,然而也出現了喪失羞恥心、道德墮落的現象。因此,必須在道德教育中培養知恥的觀念,幫助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分清羞恥榮辱,建立一個有文化素養的社會。 

    德育課程的設立--教育實現的途徑

       新加坡的小學和中學都開設了道德教育課程,小學生每周有一個半小時的道德教育課,大多數學校使用新加坡教學發展總署編寫的《好公民》系列課本。1982年8月,新加坡政府從國外邀請熊介(紐約大學政治家)、唐德剛(紐約市立在亞洲研究所)、杜維明(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學家)等八位元著名的當代新儒學家學者前來新加坡,以協助教育部門擬定教學綱領,並在此基礎上制訂了一個教學計劃。他們的建議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在中學三、四年級開設《儒家倫理》這門選修課程,可以起到完善和深化從小學到中學的道德教育過程的作用。(2)在中學高年級開設《儒家倫理》選修課,這是建立新加坡自己的倫理道德教育體制的需要。(3)可以彌補新加坡教育體系的不足。(4)鑒於新加坡學生普遍接受英文教育,因此在一些學校試驗用英文傳授儒家思想。

  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教育體制上的精神文明特色對於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  

引自:http://www.ymjh.kh.edu.tw/s11/961122/961122b.htm

 

同為受中國儒學影響的國家,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因為英國殖民而較為完整,在電影「小孩不笨」中,我們看得出新加坡的父母與大部分的亞洲父母一樣重視成績,較令人羨慕的是,他們並不是「大學取向」的國家,除了大學,學生可以選擇專校就讀,在台灣,總會因為輿論及刻板印象而放棄專校、選擇大學,但許多大學,漸漸得不再像「大學」,除了專業知識還是專業知識,大學成了「職業的訓練所」,這是很令人感到惋惜的一個現象。

 

參考資料:

http://www.ef.com.tw/upa/student-life/education-system-singapore/
(新加坡教育體制)

http://www.ymjh.kh.edu.tw/s11/961122/961122b.htm

(新加坡道德教育)

http://www.libnet.sh.cn:82/gate/big5/www.istis.sh.cn/list/list.aspx?id=4236

(新加坡教育體制--較詳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rld992cla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