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副秘書長陳嘉琪、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主席吳克儉和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總監張光源今天向記者介紹了於2009年開始實施的香港教育體制改革。
  陳嘉琪表示,香港目前施行的新教育體制為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和四年大學的新學制。同原有的五年初中、兩年高中、三年大學的舊學制相比,新學制能夠更好地與內地以及世界高等教育接軌。在新學制下,高中教育提供更寬廣而均衡的課程,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並為他們升讀高等教育及就業提供多元化的出路。
  新學制PK舊學制:減輕學生考試負擔 課程設計更加全面合理
  新學制亮點:加強通識教育 培養全面人才
  內地學生香港求學:可參加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升入香港高校

新學制亮點:加強通識教育 培養全面人才
  對於內地的網友,對“通識教育”這個詞還很陌生。吳克儉介紹,通識教育首次作為核心科目,旨在通過探究不同的議題及跨學科的學習,擴寬學生的知識基礎,加強他們對社會、國家及世界發展的觸覺,培養他們多角度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通識教育的課程由三個學習范圍組成:自我與個人成長、社會與文化、科學科技與環境,而社會與文化的范圍內,包括了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三個單元。吳克儉指出,通識教育探討的議題往往橫跨多於一個單元,例如關於甲型H1N1流感的討論便可以橫跨“公共衛生”和“今日香港”兩個單元。學生須運用從三個學習范圍所獲取的知識和角度,進行一項名為“獨立專題”探究的專題研究,最終提交一份3000字左右的報告。
  在香港教育局提供的宣傳冊中可以看到,研究題目包括“減肥”、“體育運動”等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吳克儉說,希望學生在通識教育的學習過程中,提高其社會觸覺,擴寬生活體驗,幫助他們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批判性思考,從而培養學生尊重不同觀點,以及尊重理據的精神。

  通識教育科目在香港高中學習階段的整體課程中約佔百分之十的課時,三年共約270小時。香港在1992年已推行高級補充程度通識教育科目,但是作為核心必修科目在香港教育體系中提出尚屬首次。吳克儉說,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和知識型經濟的發展,學生需要具備廣闊的知識基礎、高度的適應力、獨立思考,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應該讓他們懂得從不同的角度了解事物,確立自己的看法和價值觀。

 

引自:http://hm.people.com.cn/BIG5/42280/13123758.html

有幸認識一位香港的大學生,總以為他讀的是德文系,其實不然,他讀的是類似國際關係的科系下屬的「德語組」,他們學習德國的文化和語言,與台灣的語言科系有相似之處,但他們的優勢是,他們運用學得的德文來學習「國際關係」的專業知識,學校並有赴德交換的名額,交換學生在一年內,半年的大學課程、與半年的實習課程,他們能夠體驗德國大學生的生活與德國就業市場內的經驗,這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都極有幫助。香港大學的教育改革,令人期待!


參考資料:

http://hm.people.com.cn/BIG5/42280/13123758.html
(香港教育改革)

http://www.lcenter.com.tw/trend/societyDetail.asp?no=78
(香港教育改革)

http://www.cuhk.edu.hk/oge/curriculum/ge_brochure/4-9_GEhistory.pdf

(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的使命和實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rld992cla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